前幾天瞎逛網站看到的
原來最早的婚紗也不是白色的
現在會是白色也只是近兩百年才開始流行而已耶!
紅色婚紗禮服曾是貴族的象徵
1600年中世紀 當時就連貴族結婚都未必有"婚紗"可穿
通常是從自己的衣櫃中挑出最好的衣服(禮服)來穿而已
而當時"紅色"被認為是高貴的象徵
是僅有貴族才能穿或用的顏色
再加上當時貴族流行的外套
這種外套剪裁就像長袍一樣
有鐘形的皺褶 寬大的袖子 人們稱之為紹帛
是中世紀典型的服裝
因此 這種紅色的外套 應該可以說是當時流行的"婚紗"樣式
黑色婚紗禮服曾是理智的象徵
在基督教的原初觀念裡
色彩具有迷惑人的作用 會引人墮落
所以過去中世紀反色彩運動一度在時尚界非常流行
達官貴人們開始穿著黑色
為平民百姓的穿著定下了基調
黑色服裝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愛還有一個原因:
自從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之後
靛藍大量被運到歐洲
人們在五倍子染成的黑色上 再用靛藍復染
會得到一種非常漂亮的黑色
並且隨著美洲的發現
人們也發現了可以染出最漂亮黑色的染料: 洋蘇木
這是美洲中部的一種樹木
加工時先劈成碎片 然後放到水中泡軟
進口的洋蘇木很貴 所以黑色成為高貴的色彩
白色婚紗禮服的起源
第一個穿著白色禮服和批紗結婚的女性
是19世紀最著名的新娘: 1840年結婚的維多利亞女王
而維多利亞女王的新娘禮服成為人們狂熱效仿的對象
有了皇室的示範 人們就延續用白色的長禮服做新娘服裝的風俗
這樣算來白色的婚紗時尚也不到200年呢
不過其實為白色婚紗鋪路的是歐洲的白色時尚
法國革命後 整個歐洲時髦的女士都穿白色
這些革命女性穿著一種沒有腰身 無袖的衫裙
胸部以下有褶 胸部以上是低領設計
特別引人注目的 是這種服裝的面料透明
由極薄的紗或著亞麻布制成的喔!